冬眠现象是许多动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气候变冷、食物缺乏的一种方法。动物在冬眠期内,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或者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也降低,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十分微弱,整个生命依靠夏季食物充足时在体内逐渐积累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来维持,所以可以渡过长达数月的冬眠期而不至于饿死。
在许许多多的冬眠动物中,冬眠时间最长的当推睡鼠。它每年有5~6个月(从10月至次年4月)的时间处于冬眠状态。据报道,英国有一只睡鼠竟酣睡了6个月23天,可谓是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了。
睡鼠在形态与构造上,介于鼠科与松鼠科之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小(60~190mm长)、前肢短、眼睛大、耳朵大而圆、尾巴多毛、有长须、无盲肠。
睡鼠是树栖动物,多数筑巢在树洞中。白天在树洞或丛林中睡觉,晚上外出寻找食物。主要吃浆果、坚果、谷粒等物,有时也食一点虫类。吃食时候的姿态像松鼠,席地而坐,手捧食物入口。它的感觉敏锐,行动灵巧,如在地上感到“风吹草动”,立即爬上树顶。
睡鼠的种类较多,欧洲、亚洲、非洲均有分布,并都有冬眠习性。生活在中欧、西欧各地的普通睡鼠,常被人们饲养为玩物。产于日本的日本睡鼠,它的尾巴比身体长,脊中央有一条黑纹,容易识别。产于欧洲和北非的田园睡鼠,它的尾巴能脱落后再生,这一现象在哺乳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非洲睡鼠仅分布于非洲大陆,其他地区是没有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