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孔子被称为儒家鼻祖,姜子牙被称为谋略鼻祖,范蠡被奉为商人的鼻祖。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首创了某件事,或开辟了某个领域。那么为何把这些创始人称为“鼻祖”,这和“鼻”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找不到“鼻”这个字。但是,通过资料文献可以看出,古人将“自”当成“鼻”用,发“鼻”的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对“自”作了注释:“自,鼻也,象鼻形。”这说明“自”字是个象形文字,本意指代鼻子。生活中,人们在说到自己时,总喜欢指着自己的鼻子,所以“自”便有了“我”、“自己”之义,被人们拿来作代词用。进一步引申转义,又有了“从”、“由”、“本来”、“当然”、“开始”的意思。后来,为了表义精确,人们便在“自”下面加了一个声符,造出“鼻”字,专指鼻子。由于“自”、“鼻”本为一个字,所以“鼻”也继承了“自”的衍生义,“鼻”也被拿来代称创始、最开始的事物。
关于鼻祖的说法,西汉的扬雄作了这样的阐释:“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于是后世便用鼻祖来称谓那些创始人、祖先一类的人,含有赞誉敬仰的意思。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