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学吗 针灸与人体的神经机理有哪些关联

纸扎戏偶

  你做过针灸吗?没做过的人想想就觉得疼,做过的人直呼神奇,针灸为何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这背后有哪些科学依据?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什么是针灸,它与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什么关系。

  针灸,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不一定都尝试过。它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针灸疗法可追溯到距今大约7000~8000年到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原始的针刺是石头做的,称为“砭石”。针灸疗法最早出现在在公元前100年左右的《黄帝内经》中。

  当时的医生发现,针灸在疾病治疗中有用,于是开始了逐步使用和推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传统医学的著作。

  根据针灸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分成魏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

  其中明朝学者杨继洲对前辈们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汇总了许多历代针灸文献的著作,这就是《针灸大成》,它构成了现代针灸的基础。

  虽然针灸算得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块美玉,但这种疗法是否有科学性,一直是有争议的,连我国很多学者都不相信,更别说它在国际医学领域施展拳脚了。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家对针灸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针灸中的穴位有一定的科学性。

  1979年,研究人员刺激了大鼠的各种皮肤区域,发现会影响到大鼠的神经反射以及胃动力。

  2014年,另一群科学家发现,刺激小鼠的穴位会产生生理上的影响。他们用电针刺激了小鼠的身上的一个特定位点ST36穴位,竟然能激活小鼠的迷走神经系统,进而缓解炎症。

  注意,这里我们提到的特定位点,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足三里”穴。

  此后,另有一个团队,也就是刚加入西湖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秋富,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2020年,他们发现刺激小鼠的ST25穴位和ST36穴位可以应对炎症,这两个穴位对应的就是传统医学中的“天枢”穴和“足三里”穴。

  到这儿为止,科学家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穴位是存在的,那么刺激穴位为何能引发生理变化,这背后是什么原理?

  为了探究清楚针刺背后的机理,研究人员把小鼠背部的感觉神经元荧光标记上,然后经过针刺、敲除神经元等操作,发现针刺的作用与激活了这个区域的感觉神经元有关,进而激活了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神奇的是,研究人员还能根据这一类神经的分布,预测出针刺小鼠不同穴位后的抗炎效果。

  科学家不仅弄清了针刺背后的神经学机理,甚至一举把论文写到了顶刊《自然》上。

  当然,这项研究发表出来后,公众议论纷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针灸跟针刺还是有些差异的,针灸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的统称。针刺有许多量化指标,但这项研究的结果为针灸从传统医学走向现代医学打开了一扇门。

  就在我国科研群体对针灸的疗效将信将疑时,美国也注意到了这个赛道,并开始暗暗发力。2016年10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启动了一项名为刺激外周神经减轻症状(stimulating peripheral activity to relievecondition,SPARC)的研究计划。

  这个计划名字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核心很明确——研究刺激神经是否能减轻炎症。这与刚刚我们聊到的穴位相关的神经解剖学机理几乎不谋而合。

  我国科学家在得知这项计划之后,拍腿一想,这不就是针灸吗?为什么我们的传统医学还被美国抢先了。后悔之余,也在反思。西方医学这次SPARC计划的“拿来主义”,既有“传承”,也有创新,这值得我国针灸科研工作者深思。

  它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建立在西方医学逻辑思维和医疗实践上的创新性系统研究。由此可见,中医现代化非常重要,唯有这样才能走向国际。

  回归到针灸这一块。怎么系统性地探索针灸、穴位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针灸背后的神经解剖学机制,也许是针灸“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希望针灸治疗未来越来越科学,在国际医学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