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三国英杰:夏侯四杰的构成与夏侯渊之缺席

纸扎戏偶

探秘三国英杰:夏侯四杰的构成与夏侯渊之缺席

夏侯四杰的构成

“夏侯四杰”一词,诞生于明代史家陈寿的《三国志》。具体所指,则有两种说法: 一为

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夏侯建

。夏侯尚、夏侯建为夏侯渊之子。另有说法,夏侯建应为夏侯渊的堂弟。此说法,见于裴松之引《魏书》注解。 二为

夏侯惇、夏侯渊、夏侯敦、夏侯儒

。夏侯敦、夏侯儒皆为夏侯惇之子。此说法,见于《三国志》卷十九《夏侯惇传》附录中的《夏侯惇碑》。

夏侯渊之缺席

夏侯渊并非《三国志》中“夏侯四杰”的成员。其原因有二:

一、辈分不同

夏侯渊为曹操的从兄,夏侯惇与夏侯尚、夏侯建为曹操的从子,辈分不同。

二、声望不同

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威名赫赫;夏侯尚官至前将军,夏侯建官至车骑将军。而夏侯渊仅官至征西将军,声望与前者有差距。

夏侯渊的功绩

虽然未位列“夏侯四杰”,但夏侯渊仍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其征讨西凉,功绩卓著:

一、破马超

建安十六年(211年),夏侯渊率军击败马超,使马超西逃羌中。

二、克杨阜

建安十八年(213年),夏侯渊攻克杨阜,斩杀杨阜之子杨昂。

三、败韩遂

建安二十年(215年),夏侯渊与曹仁联手,击败韩遂。

夏侯渊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率军征讨刘备,在定军山之战中轻敌冒进,结果中伏身亡。

历史意义

夏侯渊之死,对曹魏政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军中威望受损

夏侯渊身经百战,威名在外。其身亡,使曹魏军中威望受损。

二、曹魏战略调整

夏侯渊之死,促使曹魏改变战略,加强了对汉中的防守。

三、魏延成名

夏侯渊之死,成就了蜀汉名将魏延,使其名声大噪。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