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是真的美么

纸扎戏偶

“蒙娜丽莎究竟美不美”的问题可能将大家的审美的焦点都集中在画面中心对于人物的表现上。但是,就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展示来说,最具有变革意味,能够将这部名作与中世纪绘画截然分开的部分可能并不在画中人物本身,而在围绕人物周边的事物。就像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研究观点所注重的一样:“像《最后的晚餐》当中容易被观赏者忽略的重点,即对于餐桌布褶皱的绘画方法。”乍看上去这是个喧宾夺主的切入点,但其实在当时占据主流的拜占庭宗教艺术表现当中,就是缺乏这样细致的静物表现,才让中世纪的美术呈现空灵脱离实际的视觉效果。桌布褶皱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对于光影层次的认识,而在达芬奇之前的画家当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这种光明与黑暗的层次递进是美术表现上一个技术难题。

然而,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的画面上接近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在绘制中心人物的服饰(手前臂部分)以及身后的自然景色时采用的一种色彩由远入近,由明至暗,从浅色到深色的层层递进的着色方法形成了一种类似“光源”的光影效果,大大增加了周围环境的真实程度,也恰到好处地给与了整体画面以柔美的色调,让观看者的眼睛能够明显分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位置关系,而又在远景与近景的切换中舒缓流畅地实现过渡。

达芬奇的这种表现手法被叫做“晕涂画法”。名字的由来取自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即通过将蛋彩涂料一层层地涂绘上去,使颜料在画面上层层重合叠加,用数次进行的不停掩盖实现色调渐进式的变换,营造自然的色彩变化。在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中描绘的山水和树林当中这种“晕涂法”表现尤其明显和见效,它使得自然景观层次立体,且真实富有质感,完善了整个作品“美丽和谐”的意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