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对鸳鸯被挖墙脚这么生气?
“鸳鸯失足,贾母震怒”:历史解说
在《红楼梦》中,贾母对于鸳鸯被挖墙脚一事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愤怒,究其原因,可谓历史、现实与情感交织下的产物。
历史渊源:忠仆体用与“杀威棒”
贾母身为贾府的太夫人,身份尊贵,家规森严。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自幼被收养在贾府,忠心耿耿,深得贾母器重。在封建社会中,主人与仆从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婢女的婚事更是由主人掌控。因此,私自挖墙脚、践踏主仆关系的行为被视为对主家权威的挑战。
此外,贾母对鸳鸯的愤怒还反映了“杀威棒”的威慑作用。在古代大家族中,主人往往会通过处罚仆从的方式来树立威信,防止下人僭越、滋生非分之想。鸳鸯被挖墙脚一事,恰好给贾母提供了一个杀鸡儆猴的机会,以震慑那些有不轨之心的人。
现实困境:权贵干政与官府失职
促使贾母震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权贵干政、官府失职的社会现实。贾府虽然名义上属于皇亲国戚,但实则势弱,贾赦、贾政等人在朝中并无实权。而挖墙脚的薛蟠则是权贵薛亲王的侄儿,官居九省巡检。
薛蟠仗势欺人,横行跋扈,官府对他视而不见,任其胡作非为。面对如此情形,贾府身为受害者却难以伸张正义,贾母的愤怒也由此而生。她既是气薛蟠的蛮横,也是气官府的腐败无能,更气贾府的衰落无力。
情感慰藉:孤独与失落
除了历史和现实因素外,贾母的愤怒还夹杂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贾母年事已高,身边膝下无子女,鸳鸯是她最倚重的贴身丫鬟,朝夕相伴多年,感情深厚。鸳鸯的离去带给她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和失落感。
同时,鸳鸯的出嫁也象征着贾母生命的流逝和贾府盛世的终结。对于一位经历了家族兴衰、人世沧桑的老人来说,这种失落感尤为强烈。贾母对鸳鸯的愤怒,也是对自己青春、家族和曾经拥有的一切的挽留与抗争。
后续影响: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鸳鸯被挖墙脚一事对贾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贾府原本忠仆云集,但经过此事后,人心涣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览无余。鸳鸯的离去让贾母心灰意冷,也让其他仆从看清了贾府的真面目。此后,贾府的衰落如滚滚洪流,一发不可收拾。
总而言之,贾母对鸳鸯被挖墙脚一事的愤怒是历史、现实与情感交织下的产物。历史上的主仆等级制度、权贵干政与官府失职等因素激发了她的震怒,而鸳鸯的离去也带给她难以抑制的孤独和失落感。此事的发生折射出封建社会的残酷无情,也预示着贾府由盛转衰的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