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时量力四字成语故事
较时量力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进的年轻人。李进自幼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同时也能在这世间留下自己的声名。
李进听闻镇外的大城市里有许多发财的机会,听闻那里的丝绸生意极为兴隆。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决定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做丝绸生意。他满心以为只要自己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他变卖了家中为数不多的家产,带着这些钱财踏上了前往大城市的道路。
当他到达大城市后,才发现这里的丝绸市场竞争极为激烈。那些已经在丝绸行业立足多年的商家,拥有着雄厚的资金、广阔的人脉以及稳定的客源。而他,仅仅只有那一点变卖家产得来的钱,对丝绸行业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他想要租一个好的店面,却发现租金高得惊人,根本不是他所能承受的。想要聘请有经验的伙计来帮忙,可那些伙计一看他的小本经营,都纷纷摇头。
李进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丝绸生意。他租了一个偏僻且狭小的店面,进了一些质量并不是很好的丝绸,因为他的资金有限。可是,顾客们并不买账,他们更愿意去那些大商家那里购买精美的丝绸。几个月下来,李进的生意十分惨淡,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赔进去了不少。
这个时候,他的邻居是一位老者,名叫赵翁。赵翁看到李进的落魄模样,便对他说道:“年轻人啊,做事情要较时量力啊。你看看你,对这丝绸生意一知半解,又没有足够的资本,就贸然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怎么可能成功呢?”李进听了赵翁的话,心中很是不服气,他觉得自己只是运气不好,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一定能够成功。
然而,又过了一段时间,李进的生意依旧没有起色,他的钱财已经所剩无几了。他开始意识到赵翁的话或许是有道理的。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决定,自己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市场情况,也没有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李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放弃丝绸生意。他用剩下的一点钱,开了一个小小的早点摊。他自幼就跟着母亲学会了做各种可口的早点,这个他倒是十分擅长。而且早点摊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店面也不需要很大。
很快,李进的早点摊就因为他做的早点美味可口,价格又实惠,吸引了不少的顾客。他每天早起晚睡,辛勤经营着自己的早点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早点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也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他用这些财富扩大了早点摊的规模,还聘请了几个伙计来帮忙。
多年以后,李进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早点店老板。他时常想起赵翁对他说的“较时量力”这四个字。他明白,如果当初他依旧固执地在丝绸生意上死磕,可能最终会一无所有。而正是因为他后来懂得了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才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这个故事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人们在做事情之前都会想起李进的经历,提醒自己要较时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