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冷知识(1)

纸扎戏偶
  • 溥仪在1922年结婚时,北洋政府就让荫昌作为中华民国代表,去参加溥仪的婚礼表示祝贺,荫昌来到婚礼现场,先以外事官员的身份相溥仪鞠躬表示祝贺,然后又像溥仪跪下叩首,然后说到:“鞠躬那是代表中华民国向您表达祝贺,现在奴才是以满人身份像皇上贺喜!”
  • 民国时期的京沪铁路是指从南京到上海的那一条。毕竟当时的首都是南京嘛···这条铁路在1908年正式通车,全长300公里,不过,那时的速度在现在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了,从南京去上海差不多要花10个小时。
  • 民国时期儿童节是4月4日,俗称四四。民国的儿童节是在1932年由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发起的,这个日子正是中华慈幼协会成立的时间。但这个日子一来听起来不好听,二来和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有所冲突,第三也是为了和国际接轨,毕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六一儿童节,于是在1949年以后咱们就改了。顺便一提,今天香港的儿童节依然是4月4日。
  • 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龙泉寺,仅弟子钱玄同可以随时进见。袁世凯每月给他生活费500元,雇厨子一人、听差二人以供侍奉。他毫不客气,命令听差和厨子必须每日向其请安三次:清晨九时一次、下午三时一次、晚上九时一次,请安方式为打躬,不得违误,若有差池,则重责不贷。听差、厨子不敢稍忘。若下午三时,章犹自午睡不醒,则听差需入房,在枕畔低语:“大人醒来,打更时间到了!”
  • 民国的火车是不能提前买票的,而且车上没有座位号,坐火车跟今天坐公交车差不多,人多了要挤,座位全靠抢。
  • 民国初军阀混战,其中有一位叫做杨森的将军,是活跃在四川的军阀,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逃到了台湾,民国时期一些新思想涌入中国,比如反对封建,解放妇女这样的思想,杨森也是支持这些思想的人。
  •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全亚洲第一个打倒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的国家!也就是说,在20世纪全世界的民主化浪潮中,民国一点儿也不落后于世界,甚至走在了整个亚洲的最前沿。中华民国采用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实行总统制(后改为内阁责任制)。当时的国土疆域包括外蒙,总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
  • 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位大总统。辛亥首义之后,孙文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注意,是临时的,而且在四个月之后,他就让位给了袁世凯。袁世凯一开始的职位也是“临时大总统”,但不久他就把自己转正了。
  • 章太炎早年投身革命,浪迹东洋,后又任孙中山秘书。革命功成,他激流勇退。北伐后,日已老迈的章太炎就很少远行了。可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却不顾老迈之躯,冒着炮火,一路北游。一到北平,他就派人到清华找他的弟子刘文典。刘赶忙进城晋谒。章太炎很高兴,摸摸他的头,说:“叔雅,你真好!”随后就大骂起来,骂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骂他是卖国贼。一日,张学良过来见他,章太炎立即大骂。高声疾呼,声音把屋瓦都震得瑟瑟发抖。
  • 还有个军阀,22岁就中了秀才。但23岁的时候,因为看不惯男女同台演戏,把鸦片台掀了,然后就只好流亡京师了。在京师,他以算卦、写春联为生。后来他去当兵,给上司送公文。瞄了一眼公文,说领导你有个典故用错了。领导说,你个丘八,懂个屁。他就解释典故哪里错了。上司大惊:你念过书?考过科举?他说:秀才而已。这个军阀叫吴佩孚。
  • 在英国留学时,每逢中国重大传统节日,辜鸿铭一定要在房间里朝东方摆个祭台,敬上酒馔,有板有眼地遥祭祖先。房东老太揶揄他:“你的祖先什么时候会来享受你这些大鱼大肉哇?”他响亮地回敬道:“应该就在贵先人闻到你们孝敬的鲜花花香之前!”令对方瞠目结舌。
  • 陈独秀是个大长腿。事情是这样的:陈独秀参加北大1915级哲学系学生毕业留影,照相时和梁漱溟坐在一起,把腿伸到梁的前面。照片冲洗好后,学生给他送去。陈看后道:照得很好,只是梁先生腿伸的太长。学生告诉他:这是你的腿。陈连呼:呵!呵!
  • 黄侃其人平日好使酒骂座,中大文学院长汪旭初与黄同为章太炎的弟子,但汪气性稍平和,被黄破口大骂的时候,每每退让避之。一日,黄侃忽于教授办公室中大声骂汪:“外间称中大学者,必称汪、黄,但是我年长于你,何故置你于我之上?”汪不能答,旁有人笑曰:“你们误解了,汪、黄可不是什么好名字,不知当朝也有汪、黄二人吗?” 闻得此言,黄侃一笑而罢。原来当时汪精卫方任行政院长,黄郛在外交方面又是丧权辱国,故而有“汪黄”之骂名。人称宋臣祸国必举秦桧,但在秦桧以前,力主对金屈膝者还有汪伯彦、黄潜善二人,史亦称“汪黄”。
  • 阎锡山是民国军阀里典型的“墙头草”,哪边都倒,但墙头一个个倒掉了他却一直不倒。他的客厅备有很多的伟人像,阎要见哪方面客人,就把哪方面的“伟人肖像”挂出来。
  • 吴佩孚逝世,有军阀送了幅挽联,盛赞他: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先不说是谁的手笔,先看看下一幅挽联:为解放民族而奋斗;是无产阶级之先锋。你肯定想不到,这是蒋介石写的。这是蒋介石写给二七惨案烈士的挽联。而上边吴佩孚的挽联,也是蒋介石写的。吴佩孚就是一手造成二七惨案的人。
  • 自从清帝退位,宫里的太监自然也被遣散了,打本大部分普通太监自小净身入宫,身无长技,也没有子嗣,只能指望依靠太监养老义会安度余生。这种太监互助组织明朝就开始有了,专门有人会负责给年老的太监养老送终置办丧事,为了方便行事,大多数太监都会被统一埋葬在某处。而北京的中关村,倒回民国时就是太监养老义会置办的太监公墓。
  • 章太炎在东京办民报时,陈独秀曾去拜访。章的弟子钱玄同、黄侃在座,听到客来,只好躲入隔壁的房里去。主客谈起清朝汉学的发达,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安徽江苏,不知怎么一转,陈独秀忽而提出湖北,说那里没有出过什么大学者,主人也敷衍说,是呀,没有出什么人。这时黄侃在隔壁大声说:“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主客闻之索然扫兴,随即别去。
  • 大家都知道瑞蚨祥是中华老字号,他们的丝绸销售对象多是豪门贵妇。民国时他们首创“送货上门”的营销手段,用优质的服务吸引顾客。送货上门并非民国时才有,但瑞蚨祥的“送货上门”可不一般,送货郎是清一色的翩翩少年,唇红齿白、伶牙俐齿。贵妇小姐们收货时不仅要看货,更要看人,看中的,当天就留下了···
  • 虽然鲁迅的长相一点都不像是会讲段子的人,但是,小时候却是段子手来着。曾经鲁迅的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上联“独角兽”让同学们接,他的同桌就问鲁迅怎么接,鲁迅说:“四眼狗”,他的同桌果然大喊了这三个字,尴尬的是老师刚好戴着眼镜
  • “少帅”这两个字并非专指张学良,而是北洋时期人们对军阀公子哥的戏称,带点调侃轻慢的意思。事实上,张学良最讨厌别人称他为少帅,一般身边亲近的人都称他为“小爷”,下属当然是以“总司令”、“军团长”这类军衔称呼他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