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点符号的历史

纸扎戏偶

  一句话,需要前后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才能准确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否则就容易出现歧义。例如清代诗人赵恬养的一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有七种解释方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标点符号成为了现代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但古人遇到这种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古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工具呢?

  

  1. 古来有之

  其实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了,这一点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例如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有一些看似裂缝的竖线、横线,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分辞的作用,也就是把不同段落的卜辞隔开,以方便理解。

  

  2. 先秦时代

  不只是甲骨文,在青铜器铭文中、竹简上,都可以看到一些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的萌芽。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_”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据清朝杰出史学家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

  

  3.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早期的字典之一,许慎早已把标点符号收入书中。其中包括「、」,释义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钩识也。清朝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所以,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标点符号,只是不全面而已。

  

  4. 外国的标点

  中国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所谓的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

  

  5. 无心插柳的好习惯

  张德彝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编成小册子。他有一本名为《欧美环游记》的书,其中有一段介绍了西洋的标点符号: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

  

  6. 立法改革

  虽然张德彝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插柳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1919年,胡适、周作人等6名教授因「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提出了标点改革方案。

  

  7. 法定标点符号

  接着,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这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次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上海一家小出版社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