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毛泰山四字成语故事

纸扎戏偶

鸿毛泰山四字成语故事

鸿毛泰山,寓意深远

在浩瀚的成语海洋中,“鸿毛泰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其深远寓意发人深省。

成语出处

该成语源自《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则可谓矣。”孟子后学万章在听完荀子的这番教诲后进行了比较,认为“魏缭与孟轲同门而异科,彼此相师。孟轲绝粮于邹,与五、六人共食,藜藿之羹,不斟八尺之狗,一世也形色不改;孟轲饥于道路,渴于市,颜色不变,声音不竭,处穷困之地,心意不变;孟轲不得志于诸侯,不得意于当世,穷居浩然之宅,思接千载,圣学日进,志气弥盛。魏缭独身处世,不敢饮食于诸侯,不敢仕宦于天子,不敢取资于万民,而短褐之衣,藜藿之羹,不敢辞也。孟子穷居(于)滕,介推饿死于首阳,伯夷首阳之下,饿死首阳之上,以声名驰天下,以节操卓然。故孟子曰:‘与其誉尧而毁己者,宁毁尧而誉己者。’如闻其言,则齐魏非其所乐也。孟子曰:‘子夏子游从我者,其人也贤且众,盖禄位不足以悦之,声色不足以诱之,鼎铛不足以烹之,故逃逸于山野,乐而忘返。孔子用孟子,其子禄位不足以悦之,声色不足以诱之,鼎铛不足以烹之。故足下贤者,且莫适往矣。且闻齐王之好,固不可好。盖齐王之好,荣国而不治;齐王之好,逸乐而不治;齐王之好,声色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固不可好矣。且闻齐王之好,寄战国而不治;齐王之好,寄富贵而不治;齐王之好,寄功名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固不可好矣。且闻齐王之好,益国而不治;齐王之好,益家而不治;齐王之好,益身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固不可好矣。且闻齐王之好,君臣而不治;齐王之好,父子而不治;齐王之好,兄弟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固不可好矣。且闻齐王之好,无终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老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病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灾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祸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饥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渴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寒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暑而不治。且闻齐王之好,无刑罚而治。齐王之好,固不可好矣。且夫齐王之好,鸿毛泰山也。’”

寓意解读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悬殊、价值不同。孟子用它来讽刺齐王只贪图享乐,不思治国,轻重倒置,本末倒置。同时,该成语也蕴含着以下深远寓意:

1. 积少成多: 就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一样,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由无数小的努力累积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不要小看任何微小的积累,持之以恒地坚持,终能成就大事。

2. 锲而不舍: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锲而不舍,努力坚持,即使是朽木也能折断,金石也能镂刻。因此,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永不言弃。

3. 取舍有道: 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要学会取舍有道。如孟子所言:“与其誉尧而毁己者,宁毁尧而誉己者。”人生在世,不能只追求眼前的享乐,更要顾及长远的发展。取舍之间,当以德行、节操为重,不应为一时的浮华所累。

4. 价值判断: “鸿毛泰山”警示人们要学会正确的价值判断。齐王之好,不过是蝇头小利,不足以祸国殃民。而真正的治国之道,应当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在做判断时,要摒弃偏见和私利,以客观公正的视角衡量事物的价值。

“鸿毛泰山”的故事流传千古,其寓意深远,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和践行。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面人生的镜子,启迪着我们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取舍有道、价值判断,从而成就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