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灭蜀之后为什么不杀刘禅,反而还对他十分优待?
司马昭留刘禅的主要原因
1、笼络人心
蜀汉历经数世经营,民心归附,刘禅作为末代君主,在蜀地仍有号召力。司马昭杀之,势必激起民变,不利于其控制蜀地。因而,留刘禅性命,反倒能安抚人心,稳定政局。
2、政治筹码
刘禅存活,可作为司马昭手中的一枚政治筹码。一方面,可以牵制蜀中旧臣,防止其兴风作浪;另一方面,当需要向东吴施压时,刘禅的存在可成为谈判条件。
3、舆论压力
晋灭蜀后,国内外舆论普遍关注刘禅的处置。若司马昭贸然处死刘禅,难免招致非议,损害其仁君形象。因此,优待刘禅,既能顺应民意,又能树立仁慈之风。
4、王佐之资
>刘禅在民间的评价虽褒贬不一,但在司马昭看来,刘禅为人宽厚,不具野心,具有为臣的潜质。留他一命,可将其纳为心腹,为己所用。优待刘禅的具体措施
1、安置刘禅于洛阳
司马昭让刘禅及其后宫眷属迁居洛阳,名为安乐公。赐宅第,派人伺候,生活优渥,俨然闲云野鹤。
2、册封安乐公
司马昭册封刘禅为安乐公,食邑万户,官秩九卿,表明对刘禅的尊重。此举动既可笼络民心,又可安抚蜀中旧臣。
3、赐予刘禅俸禄及官职
司马昭每月赐予刘禅丰厚的俸禄,并让他担任散骑常侍等官职,虽有官无职,但凸显了司马昭对刘禅的优待。
4、善待刘禅子嗣
司马昭不仅对刘禅优待有加,也善待其子嗣。他封刘禅嫡长子刘璿为北地王,次子刘湛为新平王,其他子孙也封侯拜将。司马昭通过优待刘禅及其家族,稳定了蜀汉残余势力的情绪。
5、赋予刘禅特殊的荣誉
司马昭赋予刘禅一项特殊的荣誉,允许他在每年的蜀汉建国日穿戴蜀汉帝服,祭拜祖先。此举既满足了刘禅的精神慰藉,又安抚了蜀汉遗老的情绪。
司马昭优待刘禅的长期影响
1、安抚蜀中民心
司马昭对刘禅的优待,有效安抚了蜀中民心,避免了蜀地生乱。蜀汉遗老虽怀念故国,但看到刘禅安然无恙,也安心归服晋朝。
2、稳定三国格局
刘禅的存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三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东吴得知刘禅受优待,对晋朝的戒心减轻,两国维持了暂时的和平。
3、树立了仁君形象
司马昭优待刘禅,体现了其宽容仁慈的施政风格。此举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增强了晋朝在士大夫和百姓中的威望。
4、为西晋统一奠定基础
司马昭对刘禅的优待,为其子司马炎统一西晋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条件。蜀汉旧臣不再心怀怨念,东吴也缓和了敌对情绪,司马炎得以专心对付东吴,最终灭吴统一。
司马昭不杀刘禅,反而优待之,看似出于种种考量,实则是高瞻远瞩的政治策略。这一策略不仅安抚了蜀中民心,稳定了三国格局,还为他树立了仁君形象,为西晋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