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

纸扎戏偶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

东晋灭成汉之战概述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公元347年东晋灭亡割据四川的成汉政权的战争。此战是东晋统一全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灭国之战之一。

成汉国的由来

成汉国建立于公元303年,由李特率领的流亡巴蜀的流民建立。李特称成都王,建立汉政权,史称成汉。成汉国虽然偏居一隅,但国力强盛,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东晋的统一战争

东晋建立后,一直致力于统一全国。公元346年,东晋名将桓温率军北伐后赵,在荡阴之战中大败后赵军。此战后,东晋实力大增,桓温认为时机已到,遂上书请伐成汉。

东晋的战略部署

桓温率领的东晋军分三路进攻成汉:一路由桓温亲率,直取成都;一路由殷浩率领,进攻巴东;一路由周抚率领,进攻三峡。

成汉的防御部署

成汉军由李势率领,在成都城外的涪城设防,阻挡东晋军前进。李势还在成都城内修筑了坚固的城防工事,以抵御东晋军的进攻。

东晋军的推进

东晋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了涪城和梓潼。李势退守成都,依托城墙固守。东晋军在成都城下展开围攻,但久攻不下。

东晋军的破城

桓温改变策略,命军队挖地坑,埋伏刀斧手,伺机袭击成汉守军。成汉军不察,出城追击,结果落入埋伏,大败而回。桓温乘胜追击,攻破成都,俘虏李势,灭亡成汉。

东晋灭成汉之战的影响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东晋统一全国战争的重要胜利,标志着东晋基本统一了长江流域。此战后,东晋国力大增,为后来的北伐中原奠定了基础。

桓温的野心

桓温在灭成汉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威望大增。此战后,桓温野心膨胀,开始谋求夺取东晋皇位。公元354年,桓温以勤王的名义率军东进,攻打东晋朝廷。东晋朝廷被迫出兵抵抗,爆发了著名的宁康之战。桓温虽然战败,但东晋朝廷也损兵折将,实力大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