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面对颜良都不敢出战,为何却敢于追杀单挑关羽?

纸扎戏偶

夏侯惇面对颜良都不敢出战,为何却敢于追杀单挑关羽?

夏侯惇不敢出战颜良,为何敢追杀关羽?

官渡之战时,夏侯惇与颜良对峙,何以不敢出战?究其原因,有四点值得探究:

一、兵力差距悬殊

颜良率领的先锋部队人数众多,而夏侯惇的兵力相对较少。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夏侯惇贸然出战,势必处于不利地位。

二、颜良勇猛无匹

颜良乃袁绍麾下第一猛将,武艺超群,骁勇善战。夏侯惇虽然也是勇将,但与颜良相比,仍有差距。面对如此强敌,夏侯惇出战风险极大。

三、曹操的嘱托

曹操深知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在出征前,他特地嘱托夏侯惇不可轻敌,尽量避免正面交锋。夏侯惇身为曹操的部下,自然要遵从主帅的命令。

四、战略考量

夏侯惇判断,与颜良硬拼并非上策。他选择按兵不动,消耗袁绍军队的锐气,为曹操的援军争取时间。 而追杀关羽时,夏侯惇的处境却截然不同:

一、敌弱我强

关羽虽是三国名将,但此时的关羽孤军奋战,身边仅有数十骑兵。夏侯惇率领五百精兵,兵力优势明显。

二、地形有利

夏侯惇追杀关羽的地点是在白马津渡口,河面狭窄,关羽无法施展其擅长水战的优势。夏侯惇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更容易追击关羽。

三、曹操在侧

曹操亲率大军正在渡河,夏侯惇知道曹操在旁策应,即使追杀关羽失利,也不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四、立功心切

夏侯惇追杀关羽,也有立功心切的因素。关羽斩杀颜良,威震袁军,夏侯惇欲通过追杀关羽,挽回颜良战死的颜面,为曹操争夺主动权。 综上所述,夏侯惇不敢出战颜良,主要是出于兵力、武艺、战略等方面的考虑。而追杀关羽时,夏侯惇占据了敌弱我强、地形有利、主帅策应等条件,因此敢于追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