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目时艰四字成语故事

纸扎戏偶

蒿目时艰四字成语故事

蒿目时艰

“蒿目时艰”是一个成语,比喻人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

成语典故

西晋末年,全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当时,东海郡有一位叫王导的隐士,隐居在一座山上潜心读书。一天,王导外出买菜,看见路边野草丛生,便随手采了一些野蒿回家煮汤喝。正当他煮汤时,突然有一阵风吹来,把锅里的野蒿吹翻在地。王导见状,叹了一口气,说道:“世风日下,如此艰难的世道,连野蒿也没有地方生长了。”

王导煮完汤,就到市场上去买菜。在市场上,他看到很多百姓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生活非常困难。王导感到十分难过,他心想:百姓生活如此困苦,而我却隐居山中逍遥自在,于心何忍?想到这里,王导决定下定决心出山,为国效力。

王导回到家中,便收拾了行李,准备下山。临行前,他对家人说:“时局如此艰难,我不能再隐居山中享福了。我决定出山,为国分忧,尽我所能。”说着,王导便背起行囊,离开了家园。

寓意及用法

“蒿目时艰”这个成语比喻人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它告诉人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乐观和坚强的意志,相信困难终会过去。这个成语适用于逆境或困境中坚定信念,不放弃希望的情况。

相关成语

1.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不主动争取。

2.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及时补救,避免更大损失。

3. 破釜沉舟:比喻下了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

4. 卧薪尝胆:比喻发奋图强,不忘耻辱。

5. 悬梁刺股:比喻勤奋好学,不惜忍耐艰苦。

扩展用法

除了比喻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蒿目时艰”这个成语还可引申为以下意思:

1. 关注社会问题:比喻关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2. 忧国忧民:比喻关心国家和百姓的疾苦,并为他们的福祉而奋斗。

影响深远

“蒿目时艰”这个成语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困难和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毅,不放弃希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